众人立于那巨大石门之前,石门上密密麻麻的符文如蝌蚪般游动闪烁,散发着神秘而幽深的光芒。鹿隐子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那些符文,眉头微蹙,似在努力回忆着什么。
“这符文……与老夫曾在一位隐士处听闻的古老文字竟有几分相似,却又繁复得多。”鹿隐子轻声自语,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摩挲着下巴上的长须。他缓缓蹲下身子,从怀中掏出一本破旧的古籍,小心翼翼地翻开,仔细比对着书中的记载与石门上的符文。
杨过手持玄铁重剑,剑尖轻点地面,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看着鹿隐子专注的模样,道:“前辈,可有头绪?”
鹿隐子微微摇头,道:“这符文极为深奥,且似乎暗藏玄机。那隐士虽曾提及过类似文字,但老夫所学不过是皮毛,如今要解读这复杂符文,着实不易。”
小龙女静静地站在一旁,她的眼神清澈而冷静,仔细观察着符文的细微变化。突然,她轻声说道:“这些符文似乎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在缓缓流动,位置也在不断变化。”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定睛看去,果然发现符文如同有生命一般,在石门表面游走,原本看似有序的排列,转眼间就变得杂乱无章。
“这符文竟有灵性,会干扰我们的解读。”颛孙镜渌眉头紧锁,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脑海中飞速思索着应对之策。
郭襄瞪大了眼睛,满脸好奇与紧张,她凑近石门,想要看得更清楚些,却被符文闪烁的光芒晃得有些睁不开眼。“这可如何是好,符文一直变,咱们怎么解得开呀?”她着急地说道。
符扰思绪,险入歧途
鹿隐子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在符文上,试图在它们变化的过程中捕捉到一些规律。然而,符文的变化毫无规律可循,时而如湍急的河流,时而如飘忽的云雾,让他的思绪渐渐有些混乱。
“乾位符文本应与坤位呼应,可此刻却与震位纠缠在一起,这完全不合常理。”鹿隐子喃喃自语,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的手指在古籍上快速翻动,试图找到与眼前符文变化相符的记载,但始终一无所获。
随着时间的推移,鹿隐子的眼神中开始浮现出一丝焦急。他过于执着于古籍中的记载,试图将符文的变化强行套入已知的框架,却忽略了符文本身可能存在的独特规律。这种错误的思路让他越陷越深,渐渐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不对,不对,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鹿隐子用力地摇了摇头,试图甩掉脑海中那些混乱的念头。但符文的变化却如同魔咒一般,不断干扰着他的思维,让他难以自拔。
颛孙镜渌察觉到鹿隐子的状态有些不对,他走上前去,轻声说道:“前辈,莫要被这符文的变化扰乱了心智。或许这些符文的变化本身并无绝对规律,而是需要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去解读。”
鹿隐子抬起头,看着颛孙镜渌,眼中闪过一丝迷茫,道:“全新的视角?老夫钻研符文多年,从未遇到过如此棘手的情况,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入手。”
忆往寻径,共探玄机
颛孙镜渌陷入了沉思,他回想起在冰洞中破解谜题时的情景。那时,冰洞中的谜题也是变幻莫测,若非众人齐心协力,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根本无法找到破解之法。
“前辈,还记得在冰洞中我们破解谜题时的经验吗?当时我们结合了武学、天文、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才找到了谜题的答案。这符文或许也是如此,不能仅从符文本身去解读,还需借助其他方面的智慧。”颛孙镜渌说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鹿隐子闻言,眼神逐渐恢复清明。他点了点头,道:“你说得有理,是老夫过于执着于符文本身了。我们不妨集思广益,共同探讨。”
杨过走上前来,说道:“武学之道,讲究阴阳调和、五行相生。这符文或许也蕴含着类似的道理,我们不妨从阴阳五行的角度去分析。”
小龙女微微颔首,道:“过儿所言极是。这符文的变化看似无序,但或许在阴阳五行的框架下,能找到其中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