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国本民本(2 / 2)

杜陵闻言颇感遗憾:「可惜,这样的贤人若是能为大汉效力……」

杜陵一边说着话,一边连连摇头叹息。

张焕恍然道:「难怪大人要诸弟年岁稍长后游历天下……」

张越闻言却是哭笑不得,他没有想到张焕竟然会因自己的一句谎言想到这些去。

不过他想了想还是有一些道理,游历天下或许真能遇到一些贤能之人。

众人在休息了一番后,又继续沿着水渠前行。

不久就见前方有一些人围成一圈似乎正在建造井渠。

果然那农官这时出言道:「诸公,前方正在建造的井渠,诸公可愿一观?」

「君且前方带路!」

众人闻言自然颇感兴趣,随即向前走去。

看见这么多身穿华服之人在农官的陪同下走了过来。

那筑井之人立即意识到这些来人的身份定然不低。

领头之人立即带着一众工人迎了上来。

「仆等拜见贵人!」

「都起来吧!」

张越上前把领头之人扶起,随后询问起了这井渠之事。

修渠的水工们一开始还不敢言,但很快就在张越的引导下打开了话匣子。

最后张越与张焕两人还亲自下到了井渠下,体验了一下水工的艰辛。BiquPai.

……

接下来几日张越又继续考察了高昌的农业种植情况。

顺便也让农官把近几年的农业生产的资料送了过来。

「大人何故愁眉不展?」

张焕向张越询问道,杜陵亦投来询问的眼神。

张越叹息着,把近几年高昌农业生产的资料递给了几人。

「平均亩产只有一石三斗!」

杜陵首先发现了不对。

「为何平均亩产竟会如此之低?」

杜陵向一旁的农官询问道。

农官叹息道:「高昌虽然已经初步建造了完善的水利,但新开垦的土地却是贫瘠不堪,难以种植宿麦……」

杜陵仔细翻阅了一番资料发现确实如农官所言。

早前开垦的土地,其粮食产量并不低,甚至比轮台的平均亩产量更高,可以说仅次于关中。

但越往后开垦出来的土地亩产量就越低。

「可是因为新地地力不足?」

杨友这时出言问道

农官道:「不仅是如此……关键还是土壤不行。」

农官再次解释了一番,不过还是有人不相信。

「明日前往一观便是!」

张越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