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异口同声的道。
“第一,成立物价司,划户部辖下,负责稳固当地的一切物价,如粮价、盐价、不动产价等等,物价司自县开始至省,都要设立一个,县统管本县及辖下镇、村。
第二,成立不动产登记管理中心,划户部辖下,所有房产和店铺,都必须进行登记,一式多份,各级备份,所有未曾登记的,一律查封,收归朝廷所有。
第三,成立商业监察司,划商部辖下,上至省,下至村,都要设立,凡商业开业有不动产登记证书之后,要到商业监察司办理营业许可,拿到许可才可以开业。
第四,成立税务司,各地统一以纸币方式缴纳税务,每年税务司要负责查账核账,这也划归商部辖下,确保各地账务清明,偷税漏税者按律定罪。
第五,成立监察衙门,负责监察当地官府执法是否公正,接受百姓举报,改西厂为监察院,就设在大理寺边上,监察大理寺,并总理各地监察。”
第六,设立矿产资源管理司,总管土地及各种矿脉登记,所有权皆收归国有,划归商部辖下,个别合法私自持有矿脉的,也需到此详细登记,不登记直接查封!???.BiQuPai.
第七,成立教育司,总管天下学校所有权,划归文学部辖下,担任教书先生必须参加教育司的考试,得到教育资格证,才可以教书,无证教书依律论罪!
第八,成立建筑司,划归工部辖下,总管天下建筑,百姓不得私建任何建筑,以上都必须要在今年落实到各地,不得延误,拟定完整方案后即昭告天下。”
李晋一连要建八个机构,一旁的房玄龄那真是笔速都快冒烟了。
写得字无比潦草,但也勉强认得。
这也没办法啊,李晋说得太快啊,单靠脑子哪记得下来。
“陛下是打算天下大兴土木工程了吗?恐劳民伤财啊。”杜如晦提醒道。
李晋摆了摆手,“爱卿,你们想,朕如果建高楼,建个小楼,一个房子一百多个平分,建六楼,一楼四户人。
一栋楼地基占地面积也就几百平方米,可是却能住二十多户人家,万丈高楼平地起,土地能多出多少?
建在那些荒地上面,废物利用,利国利民,以水泥为主材,为百姓建立遮风挡雨的地方,岂不利国利民?”
李晋这话一出,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嘶~
李晋这么说来,好像确实是利国利民啊。
在场的人都是读过李晋推行的书的人,知道李晋所说的平方米是个什么单位。
一百多平方米,说起来也就一个书房大,甚至还没有一个书房大,但如果给百姓住的话,改成几个小房子,那么原本一个书房大小的地方,就可以给一家人住。
原本一座宅院的大小,就可以给许多户人住,直接就能空出许多土地来。
百姓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能吃饱饭,不就可以了吗?
哪能和达官贵人相比?
“陛下圣明啊,如此一来不仅利于管理,更可以带动经济发展,臣非常赞同,不过建楼给百姓住,那官员也住这种小房子吗?如果也如此的话,那府中下人怎么办?”
长孙无忌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李晋这时候露出了非常奸商的笑容。
“爱卿,楼房给普通百姓住,自然也要划归别墅区,建立私人宅院,普通的占地两三百平米,建个两三层,不就行了?
更大的别墅也可以建,到时候房子按每平方米多少的价格购买,不仅土地多了,而且还大赚,岂不美哉?”
李晋回答着长孙无忌的问题。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能建大房子就好。
还是让官员也住那么小房子,那不是也得给下人买房子?那肯定是不行的。
“陛下圣明,一旦建楼,还可以带动门窗行业等行业的经济,一举多得,不过高楼捡起来,比皇宫还高,是不是不合适?”
长孙无忌试探性的询问道。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