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关于对大琉球子弟科举考试的限制是:一、必须参加由省官府组织的专门针对大琉球这样的“服化地区”的子民进行的一场资格认证考试,并且在其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至少要排在前十分之二,否则就不能参加正式的科举。
这项制度对于不同“服化”地区的标准不同,比如对于西南各族各部,大离给出的要求标准就要更低,只需要西南民族的学子在资格认证考试中取得前十分之四的成绩就可以了。
通过这种资格认证考试的学子将被大离官府授予“优才生”的称号,然后便可以获得参加大离地方州一级考试的资格,只需要拿着省提学发放给他的一份大致相当于“优才生证明书”的东西去交给州一级官府就可以了。
在这份“优才生证明书”的上面会写着该学子来自何方、何系民族、何年生人、在资格认证考试中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考试监考官和主考官签名、提学签名,同时还会附上该省提督学政道和该学子参考所承办考试在地州、府衙门的公印,以为公信。
如此证明交到了州官府那里,当地官员就能够以此来对这名学子进行一个大致的初步认识,甚至能够直接从中得到上级对于该名学子安排处置的深层意思。
也就是在这一次大琉球各家聚首,高剑屏见识了各个家族高层的“高瞻远瞩”和“远大格局”;在这之后,他就觉得这些虫豸不足与谋,不配和他高剑屏共谋大业。
而高剑屏究竟有怎样的大业想要谋划呢?巧了,倒是和这些虫豸有着类似的想法,那就是将整个中土统辖,然后去除人间疾苦,使人祸尽除,天灾俱防。
少年高剑屏认为,像大离王朝这样的王朝不论再来多少个,都是一样的会最终灭亡;而百姓苦、百姓苦,江山风雨飘摇、王朝盛衰兴亡、皆是百姓在苦。
如果不能给这个中土大地来一场彻底而浩大的变革的话,是绝对不可能改变百姓真正的苦难生活的。
高剑屏虽然还不知道具体百姓为什么会这么苦?到底要怎么样改革才能够让百姓脱离苦难来建立一个真正的太平盛世?但是他有着最起码的清醒的认识——封建王朝有其不可克服的顽疾,这不是多少人可以的问题,而是多少人不可以的问题。
虽然理想高远,但是高剑屏知道什么叫脚踏实地,知道自己必须靠着集中使用大琉球的全部力量才能够在天下这局棋里有所作为。
所以他心里有了一个建立统一的大琉球的想法,以一个集中力量的大琉球掌握海洋和航道,最后伺机而动,解放民众。
所有听到少年高剑屏想法的人都惊止了,他们完全不理解这是一个十五岁思考的问题。
就是因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以高剑屏就到了江南地方读书并且很快展现出了很好的成绩。
在江南这个大离王朝文化最为昌盛的顶流文化地方,年轻的高剑屏很快就发现了这里知识的丰厚。
高剑屏在这如痴如醉地阅读着《五书》,不是因为他没有读过,而是这些书都比大琉球岛上的要好也解释地要更精妙。
每月阅读多少江南的好书一时成了高剑屏最紧要生活质量的指标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