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着疲饿之躯进去,原先从制糖厂里被吴蒿挑来的少年英杰和少轩迎了上来,恭敬躬身行礼道:“恭迎老爷回府。”
除了英杰和少轩,还有一个少年名叫光豪。
他们三人原本都只有乡下的土名,既然跟着李广进城做事,李广作为老爷就给他们每人都取一了个正式的名字。
原本按照他们家里人的意思,孩子既然跟着李广去做事了,那干脆就留在李广府上做家奴,连卖身契都找人写好送过来了。
但是李广没有接受,只答应花钱雇佣,不以蓄奴。
三个少年家里的打算呢其实很好,并不是说单纯地讨好李广。
就算不是在女多男少的大离王朝,男孩子也是一个农户家庭当中非常重要的劳动力,每一个都对家中很是宝贵,是不可能轻易送出去给人当奴的。
可是那三个少年的家里送来的卖身契都把价格标的很便宜,至少对于李广的身价来说,是非常便宜的了。
按照后溪村的现今收入水平,他们所开出的价格也是偏低的。
对于男孩子来说,这个价格和送已经没有太多的差别了。
他们其实是觉得,首先孩子到李广府上做事肯定是过得好日子,毕竟李广和妻子的为人都那么好,出手阔绰大方,李家更是蒸蒸日上,日后必成豪族。
让孩子去里边做家奴,不委屈。
现在他们的孩子在里边做家奴,那他们的子孙后代就基本上都可以拿到“李家”的这个铁饭碗,而且有了李家的背景,在天河县里就有了根基势力。
李广家刚刚起兴,日后各种事情肯定都避免不了要是用家里人,那这些孩子就是未来李家下边真正做事的人。
出门到了外边,他们也可以代表李家,沾着李家的光,有里有面。
事实上现在的那些员外和老爷们家里的家奴就是这样,在家里是奴,但是过得不差,出门还能够狐假虎威。
老爷们收租、经营这些事情不好自己全都亲力亲为,也不大想自己去操劳,自然就要委派自己的家奴们去做啦。
而为了让家奴们敢做事、能做事,老爷们自然要给家奴们一些好处,并且在背后提供势力靠山。
所以三家都想着自己如果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李府的第一代家奴的话,那未来他们的家族就会跟着李家一起壮大发展。
李家要扩大影响,也肯定不可避免要借助他们这些亲信之人,到时候就可以摆脱自己的农户日子,说不定还能买地盖房、搬进城里做个小财主。
李广初时也不理解,但是后来就看透了,所以没有答应,只是取为雇佣关系。
以后李广壮大自己,势力固然是要有的,亲信也确实需要培养,但是这三个少年家里人就不大可能得到李广的信任了。
李广对他们点点头,问道:“吴老爹呢?”
英杰接话应道:“回老爷,吴老爹在收拾宅子,说是要归置归置乱处,带着光豪去了。”
李广要用这三个少年,但是又要避免让他们三人的家中过来沾染过重,所以他的解决方式就是不以姓称。
让三个少年在家中不带姓氏,仅仅以李广所起的名字称呼,这样一来就会减弱他们对于自家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