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儿那边有什么情况吗?”杨若晴随口问了句。
四房的几个堂妹在某方面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不到万不得已,都尽量不想邀请娘家老娘刘氏过去她们新家里小住。
几个丫头小时候都是靠墙长大的,几乎没怎么得到来自老娘的照顾,更不存在什么母女情深,坐在一块儿手拉手说贴心话……
荷儿此番主动相邀,八成是触到了墙角,没法子转圜,只能跟刘氏求助。
“这不是农忙么,李家哥仨要没日没夜的在外面劳作,家里的额事情都得荷儿来操持。”刘氏说。
“荷儿五个多月了,最近说有些吃力,见红倒是没有,可近来总是容易眩晕眼发黑。”
“好两次眼发黑的时候身边没人,把人吓个半死,别说操持家务给哥仨烧饭洗衣了,就算把她一个人放家里,李老二都不放心。”
“这不,哥仨和荷儿一起商量了下,打算把我接过去住段时日,好歹等早稻入了仓再说。”
“四婶,那你的意思是,你这波是过去帮忙操持家务,给他们洗衣做饭顺带照看荷儿?”
“不不不,我才不伺候他们呢,我是专门过去给荷儿作伴的。”
“额……”杨若晴感觉自己先前那个问,真的有点多余了。
刘氏看着像那种能照顾人的人么?
根本就不像,好吧!
“我的作用就是,荷儿眩晕的时候,身边好歹有个人在。”刘氏接着道,为了怕杨若晴不能理解,“至于李家的家务活,他们哥仨也说好了,让李老三抽空回来烧饭,浆洗那块,李老二夜里睡觉前去洗掉。”
“嗯,李家哥仨分派的很好,”杨若晴说,目光把刘氏从头到脚扫了一眼,“那四婶你呢?你的衣裳该不会也丢给你女婿洗吧?”
“呸呸呸!”刘氏突然躁红了脸,“晴儿你个混不吝的,说啥呢,我堂堂丈母娘,咋能把衣裳丢给女婿洗?说出去被笑死,也不好听!”
杨若晴抿嘴笑了笑,亏得刘氏还保留着最后的底线,不去偷那个懒。
……
在做完忌的第二天,不仅杨华明早上去道观前多拐了个弯送刘氏去了李家村,徐元明也专门从镇上来到村子里,接杨华梅母子四个回去。
谭氏也跟着走了。
杨永进和绣绣也走了。
杨华洲也走了。
鲍素云留在家里没走,她准备到时候跟小安,何莲儿他们一道儿去庆安郡。
原本小安是专门回来接何莲儿母子的,顺便给杨华安做忌。
结果回来后得知大志他们就在月底这几天回来,小安临时决定在家里再多待几天,好歹跟大志,还有大志的孩子见个面。
杨华洲让鲍素云留下的原因,也是如此。
至于骆家这边,以杨若晴为首,新屋前两天就已完工,现在就等着通风呢。
屋里的床单被褥,喝茶的器皿,洗澡的,总之,各方面贯穿衣食住行的物件,杨若晴都已准备得妥妥当当。
小孙女儿的摇篮也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