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的离开他们羽绒被服厂正式进入了开工模式。
周正安这三个月简直忙的脚不沾地。
三个厂都在进行快速的建设,不过最让人烦恼的就是砖场。
砖场的工作是个苦活累活,不过好在砖场可以提供1500个工作岗位。
这年头儿谁敢拍着胸脯说能招收1500个工人。
当时挂出招工通知的时候,整个大队都沸腾了。
砖场工作流程非常顺畅,主要是刘海东经验丰富,别看人家年纪轻,这位刘厂长到底是大厂出来的,管理1500个工人还算得心应手。
不过紧接着出现的问题是他们砖场的销售问题。
大家现在都不知道他们砖场的名气,而周边这些需要用砖的大队以及村子和周边的单位所用的砖都是固定的,人家用的都是
这年头儿所有的销售都是公家对公家,很少牵涉到个人。
这种合作是一种长久的合作,合作关系一旦形成一般很少有人会破坏这种规则。
目前来说他们砖场专生产出来了,除了他们自用的以外,其他的砖肯定是要卖钱。
没钱的话,那鸭场后续建设养殖饲料怎么办?
砖厂现在院子里堆了100万块砖。
可是居然卖不出去。
周正安眉头不展。
有一些零散的小村落是来找他们买过砖,但是一个村子最多也不过就是买几千块砖。
有的多一点儿买了几万块砖,但是这根本解决不了他们销售的问题。
周正安给不少需要用砖的单位打过电话,但是都被人家无情的拒绝。
人家销售科的科长说他们都是签订过合同的,跟
这种销售合同具有法律效应。
其实就是狗屁,这是一个借口,这一年头儿合同和法律都不完善,大多数都是口头的。
只不过这是一个默认的一种拒绝的方式。
周正安也头疼的摸脑瓜仁儿。
难不成这砖场可以生产出砖,他们居然卖不了,这不是成了天大笑话。
周正安因为这个上火的嘴上都起了泡。
还是姜一凡实在看不下去了,跑去找夏至。
当然,姜一凡也不认为夏至有销路,只不过姜一凡是想让夏至给周正安熬点儿稀粥,顺带着开解一下周正安。
夏至在地窝子里煮好了小米粥。
用饭盒装着小米粥,还用黄瓜做了个蓑衣黄瓜。
另外一饭盒儿里都是腌好的黄瓜。
又清口又开胃。
还用鸭蛋做了鸭蛋饼。
端着这些东西直接去了办公室,果然一到办公室门口就听到周正安正在里面吼人。
“你们这是怎么干的?
都是干什么吃的?
给我拆了重干。”
“队长,这样要不少钱,咱们对上账面上已经没有钱了。”
“没钱也不能瞎胡干,这样会有安全隐患,到了雨季的时候,这个水坝的侧面会出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