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内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瞬。
刑牧春能理解到杜霖所面临的压力。
对于海军来说,航空母舰是一个过去完全没接触过领域,从0到1的每个细节都最好能提前布局。
但他更清楚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只好苦笑道:
“乘波体的吻切锥外形、发动机参数,甚至很多材料细节都还没有最终确定,现在给出的任何重量和尺寸数据都只是个大概值,很可能与最终产品有较大出入,更别说模拟点火了……”
杜霖的表情略显失望,但很快恢复了平静:
“我明白了……技术问题确实不能勉强。”
刑牧春松了口气,却又忍不住问道:
“杜主任,从目前的概念设计来看,整发弹重量最少最少也要在2吨以上,歼15的机腹挂点虽然能承受这个重量,但考虑到16号舰是滑跃起飞……”
对于他这一代军工人来说,别管自己是专精于什么方面的,对“航空母舰”都或多或少会有一种执念。
现在刚好谈起这个话题,肯定得趁机问上两句。
“你是担心作战半径问题?”
杜霖接过话头。
“是的。”
刑牧春点点头,随即又有些不好意思:
“当然,我不是航空系统领域的专家,只是带上一枚这么重的导弹,就算使用重载起飞点,也肯定要对飞机的载油量产生影响,加速到1.5马赫投掷后恐怕就得立即返航……这不但作战半径堪忧,还会严重影响甲板调度效率。”
他直言不讳,
“既然如此,那从战术角度看,或许让护航的驱逐舰发射,航母只负责起飞战斗机或者预警直升机进行中继引导更合理?”
吸气式高超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双向高通量数据链的布置问题,完全可以克服黑障影响,顺畅地实现A射B导。
“刑总考虑得很全面……16号舰在这方面的作战能力确实有一定缺陷。”
杜霖嘴角此时浮现一丝笑意:
“不过我可以透露一点,电磁弹射器的研制进度远超预期,所以未来第一艘国产航母不会是16号舰的简单复刻,而是会在1143.6基础上有限放大,安装电磁弹射和拦阻系统。”
这个消息让刑牧春眼前一亮:
“这么说,歼15也会有弹射型号?”
“当然……”杜霖确认道,“或者说,考虑到这两艘舰的下水间隔应该不会很长,所以歼15的设计工作也只能合二为一,基础型号就是弹射型号……这也是我们急着编制使用载荷谱的最主要原因……”
正当谈话气氛有所缓和时,房间的外门突然被打开。
解锁时发出的“嘀嘀”两声,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
一个熟悉的年轻身影出现在门口,实验工装—
正是应该处于闭关状态的常浩南院士。
这个略显突然的变故,让现场所有人都愣住了一瞬。
“常院士?”刑牧春惊讶地迎上去。
他本来想问您怎么突然出来了,但顾虑到有外人在场,就犹豫了一瞬间。
结果被抢占了先机。
杜霖大步走向常浩南,热情地伸出手:
“常院士,久仰大名!没想到今天能见到您。”
常浩南一边跟他握手,一边微笑道:
“杜主任,抱歉打扰你们的视察,我刚从实验室出来,正好听说海军领导来了,就赶过来看看。”
这一幕完全不在杜霖的行程计划当中,但电光火石之间还是做出了本能的反应:
“哪里是什么视察……学习,来学习的。”
然而,常浩南却直接点破了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