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碎叶城中(1 / 2)

大唐山海行 ?吉 3420 字 11个月前

第621章碎叶城中眼前的形势突然愈发的紧张起来,四人再也无闲坐观星的雅兴了,立刻起身整理好行囊,穿过星星峡,向北进发。

星星峡只是一个隘口,并不十分长,只是在山的南北两边都十分神奇的绕了一个弯,恰似穿过户一般,进入了伊州地界,山的北面还是沙喷瀚海的荒凉景象,但越往北走绿色越多,终于连成一片,成了一大片绿洲。

这片绿洲的中心就是伊州首府伊吾城,到了伊吾,果然有回纪商队:叶护亮明主子的身份,讨要马匹,回人自然无有不丛,他给江朔、独班湘、岑参各要了两匹良马,虽达不到千里驹,但日行五百总是有的,至于食水财货更是不在话下。

安排好一切之后,叶护便与江朔道别了,大唐北庭南面与安西以天山为界,北方与朔漠则以金山为界,回纪人称此山为“阿尔泰”,乃金意,盖因山中多宝石而得名,并非真的有金子,金山东西四千里隔绝了朔漠的大风沙,使得北庭成了水草丰腰之地,而伊吾向北,恰能避并金山余脉,径直进入朔漠。

叶护从伊吾出发,尚需行进三千里才能到达回纪牙帐,叶护道:“我去朔漠见了父汁,便请他派兵到西边,向葛逻禄部施压,叫彼等不敢轻举妄动。”

江朔、岑参都点头称善。

别了叶护,有了补给和马匹,江朔他们马不停蹄的向西进发,一行仍是三人,只是江朔和独孤湘同行之人从叶护变为岑参。

每人两匹马,便可以轮番骑乘歌马的脚力,如此以来方能连续每日都行五白里,伊吾向北八白里是西州交河郡,骑马疾行不过两日,此地原是故师国,西汉元封三年,汉业一克楼兰,破姑师,改姑师为为高昌国,后唐灭高昌,建车师,西州之地从此进入大立安西大都护府时,便是在不才移往龟兹。

进入交河城之前,还有一处更为著名的去处,便是玄装大师在《大唐西域记》中所记载的“火焰山”,唐人称为火山,其山口称“赤亭。

江朔和湘儿都是第一次到此地,但见山中烟气涌起,而无云雾,原来是地上的热气升腾造成的幻象,他们经过时正是落日时分,但见整个山在夕阳的照耀下果然如有烈焰腾起,照见离鸟皆赤。

虽是黄昏,仍觉暑热难当。

岑参第一次赴安西时,曾作《经火山》诗云:“火山今始见,突元蒲昌东。

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三人不敢停留,疾驰而过,在交河城过夜,再向西行,见巍巍天山豁开成了两段,三人从中穿过,又行了三百里便是庭州轮台城,庭州驻有唐车瀚海车一万二于人,不过此时北庭都护空缺,三人可没本事调兵去援助安,他在在轮台稍歇,便继续西行了。

独孤湘见走了这么远,道碎叶城应该不远了,没想到岑参说才走了一半不到,碎叶还远在三于里之外,大唐山河之广大,真是出乎人的想象。

之后一路,虽然不再是连绵的沙,但沿途也没什么大的城镇,当地都是牧民,居无定所,沿途所见不过生、羊、帐蓬而已,偶尔见到座小的守捉城,叫人不禁感概,大唐健八远涉万里至此,竟在如此荒凉的地方一成就是数年。

这一路景色壮美,无论是沙磕、火山、还是石河、胡杨,都别有一番西域独有的美感,江朔和独孤湘虽然心中焦急,仍然被这山河之美所吸引,一路走马观花,称赞不已。

沿途岑参将自已次行走这条路时写下的诗篇读给江朔听,江朔也把自已记录的李白之诗读给岑参听,岑参颇为惊喜地说道:“江少主,你所记录的太白先生的诗歌,比世上所传多得多啊,其中不之名篇,岑某这一遭可谓所获颇丰啊。”

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不过李白写诗自己从来不记录下来,往往随写随扔,随扔随忘,失颇多,只有江朔做他书时,会回访各地,细心记录他遗留的诗篇。

想到李白身边如今无人记,只怕无数景句才被创作出来便永久消失了。

江朔和岑参颇为投缘,一路聊诗十分相得,独孤湘自顾看风景倒也不觉整闷,前后不过十几日,三人循着玄奖西行敌道,翻越凌山,过热海,便到了安西最西的堡垒,碎叶城,此城最初是主方翼所建,武周时,唐军儿乎放弃了对安的统治,以番人治番人,以原领五警失毕部可汗阿史那斛瑟罗为蒙池都护,左屯卫将军,平西军大总管,镇守碎叶城,总管昭武九姓突厥人。

然而斛瑟罗残暴不仁,后突骑施首领乌质勒崛起,击败了斛瑟不过,斛瑟罗率五方族人入朝内附,入朝后,他不敢再回到西域。

乌质勒于是全部吞并了斛瑟罗原有的领地当然也包括碎叶城。

后唐中宗临朝,仍是怀柔为主,先后封乌勒质及其子姿葛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