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之前只通了姓名,并未深聊。
柳夜明道:“原来师爷不是本地人,难怪一口的外府口音。”
金知县又站起身来,说道:“正是,下官也是听到田先生在汉中的好名声,一纸文书招他来的。当时本官也是刚刚接任本县,求才若渴,这才不惜辛劳,广招天下才济。回首一想,也快两年了吧。”
柳夜明又笑着说:“金大人果然恪尽职守,是晚生的榜样。”
两人又客气了一会儿,这才各自坐下。
池家升跪在江湖儿女这般干脆,这差事做得如此憋屈,也不知道他图个什么?”
这个“他”当然指的是柳夜明了。
柳夜明坐回椅子,向两边示意,开口说道:“我就先从三年前的案子讲起,两位自当明白其中原委。”
“最早是在龙州司,三年前当地一布商被人绑了,给了四千两白银赎了回来,人倒没什么事,就是饿了几天。这案子当时就由保宁府上报到朝廷了,毕竟没出人命,府里也追查过一段时间,也就不了了之了。”
“之后在叙州府、播州府、辰州府都出了案子,时间前后大概在一年多,单从独立的案子上来看,也没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但把同类的案子都连起来的话,就会发现犯案的手法,所要的金额都是出奇的相似。”
那时州府之间通信并不便捷,也只有在柳夜明那个位置才能集齐各府的案宗,才能把分散的线索汇集起来。
“初步判断这是同一班人所为,只是这些人行踪不定,绝不在同一个地方犯两起案子。而且各府所掌握的情报又各不相同,很难追查。”
金知县说道:“所以这案子就判给大人亲自督办了?”
柳夜明摇摇头,说道:“这群人一直只是拿钱不害命,又是流窜,各府都没太把他们放在心上。”
“直到一年多前,他们在扬州府又犯了案子,这次可出了人命。这才把案子派给了我,也是从那时我才开始细查各府案宗,刚刚说案子要从三年前开始算起,也是那个时候才查到的。”
金知县奇道:“就算是在扬州府出了人命案子,按道理也不会派到大理寺惊动大人才对啊。”
柳夜明答道:“这就是这伙人越做胆子越大,越做事情越绝。在扬州府遇害的是本地的一个盐商。”
金知县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
盐,可是朝廷的买卖,跟这个行业相关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难怪这盐商一出事,就惊动了朝廷。
田师爷在旁边补了一句,“咱们县里的马家,可也是有些盐……相关的生意的。”
金知县连连点头。
柳夜明这才说:“也正是如此,这位池兄弟一写信给我,我马上就赶过来了,我推测,这次又是同一批人做的。”
金知县马上来了兴致,要知道他这种七品的编外人物,要想晋升只能靠奇功了。现在县里盐商出了事,本是一个污点,但只要能把这些贼人拿住,那又是奇功一件,说不得还能赚上一些名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