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辉听着大家的言论,尤其是皇上的话,面白如纸,身抖如箕。
他很清楚,当高尚书找到他,递给他一叠纸。
并让他背熟之后在朝上全部说出来时,他的面前,就只有这条路可走了。
高尚书的话,他可以不顺从。
但皇上的话,他不得不顺从。
在这个事找到他的时候,他的选择如何,不仅关乎他自己的性命,还关乎他家人的性命。
在那一刻,他是不是楚尚书的人,已经不重要了。
顺从皇上,他可能会死,但能保全家人。
更重要的是,他也有可能不会死。
而不顺从皇上,他的后果只有一种,不是他能承担得起的。
他的身边遍布着眼线,甚至于宅院之中,也有人。
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着。
李义辉坐在房里无眠了一夜,天一亮,他认命地开始背起了这些内容。
而昨日,高尚书把他叫到了书房里,让他今早把事好好完成。
他不知道皇上为什么会选中自己。
他想了很久。
直到淑妃的事出来,他才隐约感觉到了一点。
他不知道自己是哪里露了马脚,还是因为他本身是从礼部调任过来的。
所以皇上就认为他是楚尚书的人。
因为事实如此,李义辉也没什么好说的。
他昨晚一直想着这些事,也给自己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他把后果全都想了一遍。
他以为自己能平静地应对接下来发生的一切。
可等要站出来之时,他才发现,自己并没有做好准备。
他还是害怕。
在他看清那叠纸上的内容时,李义辉就知道会有很多人出来反对了。
皇上必然会同意此事。
而当这个措施实行下去时,他的命,所剩的时日,就已经不多了。
李义辉知道。
他得罪了大乾的所有权贵和读书人。
在朝廷里,他要遭受众官员的白眼和私下谩骂。
而在读书人那边,他也得被众学子笔诛口伐,背负众多骂名。
他的这一生,怕是没有好名声了。
李义辉一阵恍惚。
皇上的话,让众人无法反驳。
所有的理由在皇上的这句‘所有百姓都交得,你们交不得’的话中,变得毫无辩驳之力。
李义辉是谁的人,有些人还是知道的。
不少人暗暗看向楚秋实。
想让楚秋实出来说两句。
可楚秋实没法站出来说话。
若是二皇子取名这事没发生,楚秋实还能站出来说两句,表明立场。
可现在,他被架在那里,什么话都说不得。
皇上看着他,很多官员也在看着他。
楚秋实都能感觉得到,但他没法出列。
楚秋实的举动,大家都看在了眼里。
有些人失望地收回视线,不再指望吏部尚书能出来为他们这些官员出声。
吏部不出来,礼部被皇上的话放在了高处,也根本动不了。
至于户部,就更加不会出来反驳了。
而兵部和刑部,是皇上的人,皇上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算心里不是很赞同,也没有办法站出来。
工部尚书段智渊倒是左右摇摆。
但这一犹豫,便也错失了开口的良机。
六部尚书都没有说话。
而出来说话的几人,也被皇上给骂得低下了头,完全不敢出声。
众人心乱如麻,不想自己出来被皇上骂,又想有人出来说服皇上不要同意此事。
在底下一片寂静矛盾之时,皇上开口了。
“此事交由户部处理,明日一早,朕要看到弄好的榜文,退朝!”
即使众人满心不愿,皇上还是同意了李义辉的提议。
并且像是不容事情有变一般,让户部明日就把榜文弄好。
以皇上这个速度,不出半月,这公文怕就要传遍大乾各地。